高校非遗人才培养要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

 

 

【专家点评】?

近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文化基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保护专业的设立完善了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体系,为非遗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部分高校开设了非遗保护专业和相关研究方向,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尚未形成完整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口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都处于探索阶段,非遗保护专业特色不突出,非遗家庭式、师徒式口传身教与高校科学化培养方式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等。高校在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在培养理念、专业结构、教学模式与人才梯队等关键问题上下功夫,厘清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去培养人、如何发挥人才所学等方面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应坚持文化遗产核心价值认知、保护与传承“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文化遗产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遵循特有社会核心价值的产物,非遗是以有形和无形状态存在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非遗保护不仅是要保护,也不单是对传统技能的继承,更不是将非遗经济利益化,而是要培养学生揭示非遗的价值内涵,创新保护机制,推动传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遗产核心价值的新时代遗产保护人才。

在专业建设理念上,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依托优势学科,形成特色鲜明的“金字塔”专业结构。非遗具有技艺性、技术性、实践性、独特性、原真性等特点,正因为这一学科特性,部分高校在专业建设中方向不明、特色不显,教与学间出现混乱。高校应创新培养模式,从非遗的特点出发,将文、理、工、农、医等学科方向进行有效整合,结合本地“原真性”非遗资源,构建“金字塔型”专业结构,即以多学科、多专业为基础形成宽“塔基”,围绕高校自身优势学科为支撑形成厚“中间”,以本地非遗资源为特色专业方向形成强“顶尖”。以非遗保护专业牵引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专业方向与非遗保护产生“化学”反应,为非遗保护事业融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索创新性、原真性、活态化的“原境重构”式教学模式。非遗具有原真性和活态化特征,非遗保护离不开其存在的环境背景、特有场地。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多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存在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开展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应以挖掘本地非遗资源为重点,搭建高校与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地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中将理论知识与活态化技能、技艺培养相结合,让传承人走进课堂,将学生带进传承地,融入本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事业中去,在身临其境、沉浸式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真切体会非遗的真实价值,掌握非遗的形成原理与背景,实现本土非遗事业的有效传承;在教学手段中将新技术“原境重构”展示与活态化的现场演练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处于活态化、原真性的非遗魅力;应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调动资源,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共建工作室、聘任课程指导教师,共建非遗保护实践基地,设立共创保护项目等形式将非遗传承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在人才梯队构建方面,应打通资源整合渠道,构建多层次人才输出机制。在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贯通起来,为各类人才进一步上升提供优越条件。要为非遗保护专业学生打通就业渠道,将国家资源、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产学研用育人模式,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高校要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机会,让学生快速融入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活动中去,保障学生能够从事非遗保护的相关工作。

在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充分思考专业定位和特色塑造,处理好经济收益与遗产创新开发之间的关系,解决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业反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豆海锋,系足球比分,足球直播360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9702bdfc5bf4ed68bb3902464b5bed1

< 上一篇

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寻找最美校园|看足球比分,足球直播360“学霸”姑娘如何学术“追星”成功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