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从“黑”到“绿”,这座关中平原小城经历了什么?
稳步前行中,这座小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等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长期位居陕西前列,以粮食、蔬菜种植等为主的农业,以煤炭开采、新材料开发等为代表的工业以及以民俗、文旅等为特色的第三产业,让小城走出了“县强民富”新路。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均衡发展走“深”走“实”;结构调整从“黑”到“绿”,延链强链未曾中断……新时代以来,这座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小城,既没有“坐享”资源富集带来的先天红利,也没有亦步亦趋地重复产业同质化“老路”。
稳步前行中,这座小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等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长期位居陕西前列,以粮食、蔬菜种植等为主的农业,以煤炭开采、新材料开发等为代表的工业以及以民俗、文旅等为特色的第三产业,让小城走出了“县强民富”新路。
这里,就是《诗经》“十五国风”《豳风》诞生地——陕西彬州。
——蔬菜大棚“春”意盎然 绿色种养“遍地开花”
彬州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开始了谷物种植。数千年来,对土地的依恋、对农业的不舍,让彬州农民的种植传统相沿至今。
漫天飞雪中,彬州市豳风街道大佛寺村千亩蔬菜基地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时刻。穿梭在基地里30个现代化蔬菜大棚间,在喜庆的年味中与农民们一道体验忙碌的快感、感受丰收的喜悦,记者的新春基层行,别样而难忘。
图为春节前夕彬州市豳风街道大佛寺村千亩蔬菜基地内正在忙碌的农民 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地处泾河流域的这片菜地,特别肥沃。”跟随基地负责人孙磊走进一个苤蓝种植大棚,浓浓的菜香沁人心脾。由近及远的视野里,农民们摘菜、装筐的身影随处可见。
“避免品种同质化是我们打造这个基地的初衷。”他说:“最近正逢春节采摘高峰,我们正陆续收获紫白菜、球茎茴香等二十多种高端、优质蔬菜,品种奇特、风味鲜明是这些菜品最大特点。基地建成以来,通过引入优质种源并不断筛选、积累优势品种,我们实现了市场稳定、价格具有竞争力的愿景。2024年,基地种植蔬菜超百种,其中进口和国内地标产品占70%,所有品种都经过了多年引种经验和市场反馈测试,适合在彬州产业化推广。”
在基地长期务工的职业农民焦改芳,是一名有着近三十年种植经验的老菜农,对园区的绿色种植,她有切身体会。
她说,亲身经历了这茬苤蓝生长全过程,让她耳目一新的,就是种菜全过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虫害管理:“每茬蔬菜生长全过程,我们都以物理隔离方式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滴灌时,通过合理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可有效减少病害;凭借每天人工观察逐个根茎,会尽量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处理。从未使用除草剂、杀菌剂,每个茬口均追加有机肥,同时积极进行品种轮种、减少重茬影响,让这些蔬菜保持了极佳口感。一轮轮操作下来,优质优价自然也就成为园区蔬菜的最大特点。”
绿色生产,效益怎样?市场是最好的答案:春节期间,每天从基地发往全国各地的蔬菜在5000箱以上、总量超10万斤,每斤价格至少是同类品种两倍以上。
记者从彬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多年来,彬州持续以农业生产全过程绿色为目标,芹菜、苹果、黄桃、梨等被列入绿色农产品名录。2024年彬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同比增长3.2%。“绿”意盎然中,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产车间“新”味不断 循环发展底色十足
“站在风口边,猪能飞上天,顺境中的快速增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退潮时的惬意裸泳,才能反映真正水平。”在彬州恒得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产品展厅,企业董事长鲁少峰一句话粗理不粗地自言自语,引起了记者关注。
彬州位于陕西省第二大煤田所在地,矿区面积243平方公里,已探明原煤储量超32亿吨。因为具有低灰、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等特征,是环保型动力和化工用煤主要来源。
伴随原煤持续开采,因为对煤矸石等伴生品处理手段有限,露天堆放、粉尘漫天曾是留存在彬州人脑海里的记忆,对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深化利用,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景。
图为陕西彬长小庄矿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完成净化的工业用水 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在陕西省秦创原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科学家及工程师团队参与下,包括恒得源在内的多家彬州企业,参与到对煤矸石深加工及循环利用这一领域中来。
长安大学建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光说,煤基固废的分子结构、物理属性、化学反应物等,与新一代节能建筑使用的绿色建材非常相似,只要科学研发、合理利用,这一困扰原煤产区长时间的“老大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鲁少峰说,以恒得源为例,对煤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让企业找到了生产绿色建材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现在企业已建成国内先进的年产100万吨绿色煤矸石精品骨料生产线、年产60万吨绿色煤基固体废弃物干混砂浆生产线等。这些建筑用原材料,每年可消耗彬州全市产生的600多万吨煤矸石的两成以上。2022到2024年三年间,企业分别实现产值和利税2000万元和260万元、7000余万元和910万元、1.1亿元和1430万元。”
如今的彬州,原煤开采依旧,环境污染不再。2024年,彬州第二产业增加值167.67亿元,同比增长12.4%,新型复合材料研发等非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目前,仅煤矸石一项,彬州全市已建成11个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
足球比分,足球直播360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晨认为,2024年彬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两位数的靓丽成绩单,单纯依靠煤价增长的采掘业,是不可能达成的。“正是以恒得源为代表的企业,聚焦国家、区域需求,在发展中探索主线明确、技术先进、高低搭配、互为支撑的新型煤基固废建材资源化利用产业,变废为宝,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环保、社会效应,对陕西全省固废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他说。
——古村院落焕发生机 绿色发展信心满满
春节期间,地处彬州市新民镇林家堡村的汉唐嫄稷民俗村人头攒动,从农历腊月初八起,包括古豳唢呐吹奏、秦腔折子戏展演、厨娘手擀面比赛等在内的系列民俗活动连续举行。车水马龙、欢声笑语间,喜庆的年味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就在眼前。
民俗村负责人武西平说,彬州文化底蕴厚重,姜嫄之乡、后稷生地、公刘故里的历史背景,加上“满城风雨”等在内的多个历史典故,皆出于此,让彬州依托关中土塬地形地貌、传承窑洞农耕民俗,在古村落间再现农耕文化风土人情,成为了可能。
图为彬州市新民镇林家堡村的汉唐嫄稷民俗村内民俗体验项目——毛驴碾磨 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漫步汉唐嫄稷民俗村,记者看到,一个依托古村院落,涵盖茶饭民宿、露营烧烤、生态酒吧、中餐火锅、市井小吃、萌宠乐园等各类主题的体验场景,依次排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赏民俗、过大年。
统计数字显示,汉唐嫄稷民俗村一期建成以来,已带动附近村民就业50余人,其中创业人数10余户,各种小吃档口、土特产摊点、骑马、休闲、土鸡猪肉养殖、民俗古玩茶馆等,都有附近农户共同创业的身影。2024年,民俗村带动林家堡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这里逐渐成为集农耕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特产、民俗茶饭于一体的休闲文旅体验圈。
新民镇人大主席焦婷说,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打造农旅融合示范乡村,林家堡村的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古豳地域文化和农耕文明。“以彬州社火、非遗美食、果香花海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将成为新民镇乃至彬州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4年,彬州第三产业增加值139.15亿元,同比增长3.9%,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达41.8%。
小城彬州由“黑”转“绿”的生动实践,不仅让依山傍水的彬州再现了天蓝、水清、景美的盛景,更将县强、民富、人和谐的美好画卷继续铺展下去。
原文链接:https://www.cnfin.com/hg-lb/detail/20250126/4180393_1.html